新澳门六合彩开奖网 举行2025级新生开学大会暨院长“开学第一课”

       9月12日下午,新澳门六合彩开奖网 举行了2025级新生开学大会暨院长“开学第一课”。院长王勇、副院长王桃花、院长助理肖明文,各系主任、副主任、青年专职辅导员、2025级新生班主任及2025级全体新生参加典礼。典礼由副院长王桃花教授主持。

 

王桃花副院长主持

       典礼现场气氛庄重热烈,全体起立奏唱国歌,仪式在雄壮的进行曲中拉开序幕。

       王勇院长在新生致辞中表示,热烈欢迎并由衷祝贺本科生和研究生新同学,并向同学们介绍了新澳门六合彩 深厚的学术传统、雄厚的师资力量、丰富的学术资源及国际化交流平台,强调了语言学习的重要意义,阐述了外语学习的时代任务与使命担当。他对新生提出了三点期望:一要于博学中锤炼批判力,形成独立、审慎的判断,在未来世界中保持清醒、把握方向;二要于融通中激发创造力,打破专业“茧房”,广涉多元领域,敢于想象,勇于试错,不断创新;三要于实践中磨砺表达力,精心打磨表达思想,精准把握文化内涵,努力成为中外对话、文明互鉴的使者与桥梁。他祝愿同学们在中大度过无悔的青春岁月,书写精彩华章。

王勇院长致辞

     

       2022级德语系高雅诗作为本科老生代表发言。她结合德语专业学习及辅修金融、担任团支书等经历,围绕“健康的学习”与“快乐的生活”两个关键词分享自身体会,强调学习应注重方法优化与心态调整,鼓励大家要勇于探索、拥抱多元成长,并呼吁新生在外院百年学科传统和历史积淀的滋养下,涵养家国情怀,勇担跨文化交流使命,成为兼具思想力、有温度与敢担当的外语人。

2022级德语系高雅诗作为本科老生代表发言

       

       2025级日语系杨雁舒作为本科新生代表发言。她首先向为新生入学辛勤付出的师生表达感谢,并分享了入学以来参加军训、竞选团支书等的经历与成长。她表示,外语不仅是交流工具,更是文明互鉴的桥梁,并以其所就读的“日语+法学”双学位项目为例,强调在夯实语言基础的同时,还应注重跨学科与批判性思维训练、跨文化比较与交流方法习得及国际化视野培养。她呼吁新生在中大新百年起点上,以外语为纽带,勇担讲述中国故事、促进文明交流的使命,做到脚踏实地、胸怀理想,在开放包容的环境中共同成长。

2025级日语系杨雁舒作为本科新生代表发言

      

       2024级英语笔译专业朱星羽作为研究生老生代表发言。她回顾了自己初入中大时的期待与迷茫,并从三个方面分享了对成长的思考:一要主动磨炼求知与试错能力,通过跨学科探索和学术挑战实现从“接收者”到“创造者”的转变;二要积极拥抱技术变革,善用AI工具的同时更要保持批判思维、审美能力与沟通温度;三要展示外语人的家国胸怀与责任担当,以专业能力传递中国声音、促进文明互鉴,成为沟通中外的桥梁。最后,她鼓励大家努力成长为有高度、深度与温度的外语人。

2024级英语笔译专业朱星羽作为研究生老生代表发言

      

       2025级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肖宇成作为研究生新生代表发言。他表示,要做好研究生新生身份转变,对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进行了展望。他认为,翻开学术新篇章,意味着要潜心求知、深耕细作,在独立而深沉的学术道路上坚守初心、不畏远行,在新澳门六合彩 与师长的支持和帮助下脚踏实地、勇毅前行。中大新百年对青年而言意味肩负使命、服务国家,我们要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聚焦国家战略与大湾区发展,以扎实的外语专业能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他与大家共勉,希望能把握在外院的学习机遇,勇敢开启成长新阶段,共同书写属于新一代外院人的新征程。

2025级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肖宇成作为研究生新生代表发言

      

       博士生班主任吕娜副教授作为新生班主任代表发言。她首先欢迎大家加入新澳门六合彩开奖网 这一充满温暖与卓越传统的大家庭。她结合自己参与新澳门六合彩 院史馆筹建和院史梳理工作的经历,与大家分享了梁宗岱、戴镏龄、王宗炎、朱白兰等一批外语学科先驱的事迹,强调外院百年历史的厚重与光荣,勉励新生要传承学科优良传统,并提出三点期望:一要永葆好奇心与求真热忱,鼓励同学们勇于质疑、深耕专业,积极进行跨学科探索,主动拓宽知识视野;二要锤炼坚韧品格,面对学业与人生中的困难与迷茫,保持乐观心态,培养健康爱好,主动积极沟通,在应对挑战中磨砺心性;三要做一个有情有义的人,从外语前辈们的身上传承尊师重道、亦师亦友、携手并进等精神品质,珍惜同窗、师生和母校情谊。

博士生班主任吕娜副教授作为新生班主任代表发言

 

院长“开学第一课”


       随后,院长“开学第一课”开讲,王勇院长为新生讲授了主题为“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传统与时代使命”的专题课程。

 

王勇院长讲授新生“开学第一课”

       首先,王院长阐明了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内涵与体系。他指出,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并非单纯语言技能训练,而是一门兼具人文底蕴与跨学科视野的综合性学科。他以《哈姆雷特》中“to be or not to be”的多重诠释与翻译实例,说明语言深层次的文化与思想承载功能。他表示,作为外语人,除语言能力外,还须广泛涉猎多领域知识,构建跨学科知识结构。他强调,学科培养严格遵循学科标准,注重知识、能力与素质“三位一体”的全面要求。新澳门六合彩 努力致力于培养具备语言运用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批判思维与人文关怀的高层次人才。

       接着,王院长着重梳理了中大外语学科的历史与传统。他回顾了中大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自建校以来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了戴镏龄教授、王宗炎教授、黎秀石教授、梁宗岱教授、韩礼德先生等多位具有深远影响的学术先驱在各自领域中所作的突出贡献,正是这些学者,共同构筑了中大外院深厚的学术传统与研究谱系。

       他强调,近代以来,外语人在引进西学、译介经典中推动思想启蒙;革命战争时期,国家培养军事翻译与对外沟通人才,服务于党的对外工作;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以外交外事人才支持国家对外战略;改革开放进程中,外语人才活跃在各领域,助力经济、政治、文化与外交发展。进入新时代,外语学科更承担起服务国家战略、促进文明互鉴、增强国际话语权、讲好中国故事的重大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国际传播与人文交流的重要性,外院学子应立足专业、胸怀家国,成为兼具全球视野与中国立场的高层次人才。

       最后,王院长再次勉励新生,要继承学术传统,勇于开拓创新,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与人类进步的事业中,真正成为有理想、敢担当、善作为的新时代外语人。

 

学生感想

 

     

       “院长第一课”上,王院长不仅为我们的大学生涯指引方向,更是寄予我们新生的未来无限的希望和沉重的使命。王院长从为何学、是何学、向何去、如何去四个方面出发,详尽地讲述了我们语言文学学生肩负的使命与责任,突出“沟通的桥梁”和“故事的传播”两大使命,“谦虚”与“自省”两大品质,鼓励我们继承孙中山先生“立志做大事”的意志,在中外文化的交流中挺膺担当。这些言传身教的“外语人”精神和我们过往一周的学习经历,都启发着我们在课堂上更要积极回应和深度思考。此次课程让我们受益匪浅,帮助我们进一步明确了未来学习目标,更要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中。——2025级英语本科生 李嘉轩

 

       聆听院长“开学第一课”,让我对外语学科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院长在课上指出,真正的外语人才应该在掌握语法、词汇等的基础上更深一层,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构建出跨学科知识网络,成为复合型人才。院长“开学第一课”打破了大多数人对外语学科所持的传统观点,也使我意识到,外语专业并非只意味着浅显的外语学习,更多的是对另一种文化的接触、开拓与共振,以及在文化交流互鉴中肩负的光荣使命。——2025级“法语+法学”双学位本科生 刘熙

 

       聆听院长“开学第一课”,如沐春风,深受启迪。在感怀校院办学历程深厚、历史悠久之余,更对语言学习有了全新的认知。语言非简单工具,实为无涯之海,每一次潮涌皆带来新的机遇与可能。可是,要踏浪前行,便不能没有继往开来的批判精神和开拓创新的研究能力。我深刻认识到,作为新百年中大的外语学子,应坚定投身于深刻的语言学习和研究中,从模仿性学习转变为拥有独立思辨的能力,从站在巨人肩膀上看世界成长为能够紧抓时代痛点探究破局之道,我们终会在语言与思想的交锋中找到自己的研究之路!——2025级德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 王薇

 

       “开学第一课”上,王院长以从容而温厚的讲述,让我们深切体会到新澳门六合彩 一以贯之的育人理念与浓厚的人文气息。他勉励我们在研究生阶段,应自觉树立“研究者”的身份意识,不仅锤炼语言运用能力,更须提升文本赏析、跨文化沟通、理性思辨等综合素养,并发展研究、创新、信息技术应用、自主学习与实践等多维能力。我们还应筑牢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根基,修养品德,拓展视野,培育合作与创新精神,全面提升人文与科学素养,融汇中国情怀与国际共识,肩负社会责任,努力成为新时代的外语人才。——2025级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研究生 郑锶涵

 

     

       秋光未老,晨星初耀,新百年的第一批外语学子,于红砖绿瓦间,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处相遇。风正潮平,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须策马扬鞭。愿所有2025级“新百年外院人”,能在师友同窗的鼓励与陪伴中辛勤耕耘、昂首前行,在百年学术底蕴的浸润下茁壮成长、学有所成。在这里,希望你们不仅能够收获知识与友谊,更能塑造出开阔的视野、坚韧的内心与温暖的人格!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